2018年10月17日晚六点半,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纪忠楼报告厅,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学者费边•希尔弗里西(Fibian Hilfrich)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US foreign Policies in Post-Cold-War Era:1990s to Present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1990年代至今)”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党委研工部主办,东南大学研究生会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协办,属于“科学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之一。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利宏老师主持,共有2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主讲人费边•希尔弗里西教授为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导师,任历史学、古典学与考古学学院国际交流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美国史、美国对外关系史,在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外交史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代表作有《美国例外论:美西战争后的帝国与民主》等。
此次讲座中,费边•希尔弗里西教授以美国“9.11”事件的五角大楼图片为开头切入,综合介绍主题和线索结构,讲述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变革和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呈现了美国一超多强的独大局面。美国不仅保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在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对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基于自身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历史高位,其外交政策的强势走向也在不断凸显。费边·希尔弗里西教授以一个欧洲人的立场来剖析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为我们思考和理解今天的美国霸权主义提供一种外围视角。
讲座内容旁征博引,案例丰富,引人深思。在提问环节,同学们更是积极发问,气氛活跃。来自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专业的刘欣怡同学提出,有些中国学者认为,“9.11”缓和了中美关系,2005年美方发布了中美外交的“3C”原则,即“constructive建设”,“cooperative合作”和“candid坦率”,那么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教授首先赞扬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并且回答,“9.11”事件不仅缓和了中美关系,而且缓和了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因为在这场恐怖袭击中,有太多人遇难,这里面肯定也包括不少中国人,这次事件把美国和全世界团结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度过难关。这次事件后,中美关系确实回到了70年代中美建交的时候,但要始终明确,决定两国关系的绝不是某一次事件,而是各国的国家利益。中美关系在那时候的缓和状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指消除了中美在所有问题上的分歧,应该看到分歧和矛盾依然存在。
随后,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燕同学和海外留学生Nimrod也提出了各自对于讲座的思考和问题,希尔弗里西教授赞扬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并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更深一步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使现场观众更加了解讲座主题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希尔弗里西教授,以历史的、全球的视野看待并思考问题,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后,希尔弗里西教授、主持人袁利宏老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进行了现场交流,教授仔细回答了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研究的相关问题,并与在场老师和同学亲切合影留念。
文:赵悦,图:耿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