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七十九期

四牌楼校区210教室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19-12-19浏览次数:1242

  2019年12月6日,19级的同学们相聚在四牌楼校区210教室,开展第七十九期湖思读书会的活动。本期的分享者是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李致成同学,他所分享的是一本马恩经典著作《神圣家族》。

  首先,李致成同学对《神圣家族》的写作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作品,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出版单行本。这部批判性的著作是直接针对布鲁诺·鲍威尔一伙的《文学总汇报》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它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及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方法。“神圣家族”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泰尼亚一幅名画的题名,画中的人物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婴耶稣,旁边有玛利亚的丈夫圣约瑟及一些天使等人,这是德国人熟悉的圣经故事。马克思和恩格斯借用《神圣家族》这个题目,来讽喻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把布鲁诺·鲍威尔比作天父的独生子,而把他的兄弟和其他几个伙伴比作他的门徒,这些人把“自我意识”神圣化,把批判变成了超验的力量,而他们就变成了“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列宁指出:“它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

  接着,李致成同学对《神圣家族》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该书由一个序言、一个结论和九章正文组成,全书第一、二、三章、第四章的一、二节,第六、七章各一节,是恩格斯写的,约占总篇幅的二十分之一,其余部分都是马克思写的。因为它是针对《文学总汇报》的文章而展开论战的,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比较松散。可以说,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很多思想,但各章的思想又有重合交叠之处。总体来说,在《神圣家族》这篇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的思想已不占中心地位,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因素向前推进了一步。对于什么是历史、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物质利益等问题都作了论述,尤其是对蒲鲁东的经济思想进行了剖析,接近于形成生产关系的思想。

  纵观全书,李致成同学着重介绍了其中的几个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文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对思辨哲学方法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在现实中,人们能够实际感受到的具体现象是变动不居的,重要的是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水果。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具体的各种各样的水果背后有一个统摄这些水果的一个概念,即一般概念。具体的东西需用一般概念来解释。换句话说,具体的东西并非本质的东西,关键在于一般概念。先有一般概念,然后在一般概念的指导下,去认识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因此,青年黑格尔派主张从观念出发解释世界,认为应从一般到个别。但马克思认为应从现实、从时代出发去认识世界,应先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一般,再在一般的基础上去认识具体的事物。这样他就把认识的阶段完整地总结了出来。先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就成为马克思探查社会的方法和角度。

  第二,从异化史观向实践史观的过渡。异化史观是德国特有的思想方式,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的特殊运动。黑格尔是绝对精神的异化论,鲍威尔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论,费尔巴哈是人的本质异化论,马克思则是劳动异化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用人的异化来对私有制、对无产阶级和富有者进行了分析,在这里,他对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有了很多现实的内容,认为无产阶级恶劣的生存条件应该从雇佣劳动这一现存关系中去寻找根源,开始认识到雇佣劳动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同时也造就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基础。当然,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认为有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对人的自我异化。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认识依然是从反人性的这个角度出发的。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人的异化出发,无法找到阶级对立的根源、实质和消失的必然性。

  第三,从抽象人的观点向现实人的观点转变。人的问题是青年黑格尔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黑格尔用绝对精神代替人,鲍威尔把人看作抽象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坚持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否则就是抽象的人。马克思转到唯物主义立场以后接受了这个观点,不过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深入考察了社会经济领域和历史领域,从而对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然制约性具体的表现为人的社会制约性,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第四,对历史唯物主义某些基本原理的最初阐明。对唯物主义史进行的梳理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哲学的基础。在《神圣家族》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基本原理已经先于整个理论体系而得到最初的阐明,包括提出了生产资料的物化问题、反复论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继续阐发了早已确立的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国家(上层建筑)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已经提出来了,对思辨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本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虽然尚持赞同态度,但在实际内容上已经大大超越了它。这一切都表明他们已经接近实现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临界点,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处于诞生的前夜。

  最后,李致成同学进行了思考总结。他认为《神圣家族》这篇论著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战斗唯物主义者的姿态,对《文学总汇报》的布鲁诺·鲍威尔一伙的“自我意识”哲学进行了无情的致命的批判。第二,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一部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著作。《神圣家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精神产品。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世界观转变的基础上,对新世界观的思想体系进行全面探索。《神圣家族》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的实现历史观重大突破的一部著作,所以,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的论著。第三,这本书基本上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但它所涉及到的领域却比较广泛,涉及到哲学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美学,等等,许多学科都可以从中吸取一定的营养。比如,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表述的价值观点,是探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五章和第八章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文学、美学的重要文献。

  李致成同学介绍完后,同学们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和思考,部分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程佳乐:结合鲍威尔等人所提出的英雄史观,能不能谈谈你对本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理解。

  李致成:布鲁诺·鲍威尔制造的“精神”和“群众”的对立,是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核心。在布鲁诺·鲍威尔看来,无论哪一个时代,历史都是由威严的‘笔’预先规定了的,应当由笔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尖锐地揭露了布鲁诺·鲍威尔一伙宣扬英雄史观的实质,指出他们把群众看成是消极的因素,而把精神、批判、布鲁诺先生及其伙伴看作是产生一切历史行动的积极因素,改造社会的事业被他们归结为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摆脱了群众和物质利益的“纯粹的观念”被认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在历史活动中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是他们的实践活动和他们的实际利益,而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概念,从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在马克思看来,现在创造历史的群众已经不是像18世纪法国革命时代那样的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

  阅读的人是幸福的人,能有着一群愿意彼此分享读书感受的小伙伴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本次读书会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同学们深入了解经典,提高了研读经典的兴趣和积极性,收获颇多。

(供稿人:杨宇凡;指导老师:孙会娟;审稿人: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