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八十一期

四牌楼中山院206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1-02浏览次数:797

  2019年12月19日,19级的同学们相聚在四牌楼中山院206,开展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八十一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的分享者是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汤晓倩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首先,汤晓倩同学用一句话展开了本次的分享会,“你去过北京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美的历程》初版于1981年,内容时间跨度从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开端,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到明清文艺思潮。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和认知,以通俗而又玲珑剔透到语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具体地呈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随后,汤晓倩同学对李泽厚的生平以及《美的历程》的主要框架及其价值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李泽厚是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主要的代表作有《美的历程》、《美学四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等。李泽厚的学术探索,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具有重要影响。这种重要性,不在于他对具体学术问题富于新意的阐释,而在于他作为哲学家的宏观视野在美学学科建构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其中《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首次出版。

  该书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秦理性精神,四楚汉浪漫主义,五魏晋风度,六佛佗世容,七盛唐之音,八韵外之致,九宋元山水意境,十明清文艺思

潮。

  《美的历程》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冯友兰先生曾赞到:“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汤晓倩同学在对全书框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以魏晋风度和佛陀世容两部分作为主要切入点,带领大家窥见“美的一角”。

  魏晋风度。魏晋处于两汉以后,是一个思想活跃,议论争辩风气盛行,哲学重新解放的大变化时期。在人的主题方面,文艺——美学领域:充满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与哀伤又深藏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当时的美学原则是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哲学——美学领域:重视本体论,讲究无为而不为,茂于神明而同有哀乐。此时不再如汉时一样局限于外在的有限的表面的功业,而是具有无限可能的精神格调、风貌,成了这一时期哲学中的主题和美学中的典范。美学风貌:人内在的精神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而是要表现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能成为们所欣赏和鼓吹的对象。

  如果说人的主题是魏晋时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就是魏晋时期的新形式。相对于西汉文艺“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魏晋时期文艺体现出“为艺术而艺术”。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魏晋文学体现了自然与文学融合。汉赋以自然作为人民功业、活动的外化或表现;六朝山水诗以自然作为人的思辨或观赏的外化或表现;宋元以后,自然与生活、情感融为一体。魏晋书法呈现出飘逸飞扬,逸伦超群,神清气朗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陶潜和阮籍作为魏晋风度的最佳代表,在魏晋时期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一个超然事外,平淡冲和;一个忧愤无端,慷慨任气。

  佛陀世容。佛陀世容经历了魏(悲惨世界)——初唐、盛唐(虚幻颂歌)——晚唐、五代、宋(走向世俗)的转变。魏是悲惨的生活的写照,人们将一切的公平合理寄托于来世和佛。初唐、盛唐是儒家思想渗透到佛教中,体现为雕塑上的那种温柔敦厚、关心时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晚唐、五代和宋时,菩萨多而且大,但是全无生气,图式化概念化明显,完全是世俗的神,是人的形象,壁画凸显的也是现实的人间。由此可见,宗教雕塑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魏朝是理想美,宋朝是现实美,而唐朝则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美。

最后,汤晓倩同学分享了她在阅读《美的历程》这本书的一些感悟。

  第一,我们得以成为今天的我们,我们的身体里一切特征与构造,我们的基因组成和性能,我们的思想、本能与智慧,这一切一切都与远古时代的我们的祖先有关,他们影响了几千年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人的思想,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地方;第二,对从远古源头到明清时期与美有关的文化、艺术及根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美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美存在于中华文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每一处具体体现里。社会苦难、民生凋零时,可以出现文艺高峰。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时,文艺反而萎缩。因为因果存在于万物之中。文艺的存在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都是息息相关的;第三,每个时期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趣味虽看似不同,但都是承上启下,互相遵循效仿,互相承袭开辟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研究美,便是研究人与生命,承认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美的历程,便是人类的历程。

  在介绍完之后,汤晓倩同学与大家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王倩倩:你刚所说的魏晋艺术风貌之美,佛像雕塑之美,都是美的体现,那么这本书所讲的美究竟指什么?

  汤晓倩:李泽厚在这本书中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这在第一章龙飞凤舞的第三节中也有所提及,就是说“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我们大家都知道,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美确实主观的,所有合乎规律性的形式都将成为没得要素,但是不是所有合规律的形式都可以引起人民的审美愉悦。李泽厚最终对美提出的定义是基于克莱夫·贝尔所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但他又加入了“积淀”二字,从而打破了克莱夫·贝尔论证的循环怪圈。他所提出的“积淀”二字中包含了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社会的种种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又不断地积淀,凝练在了人化的自然和一切艺术形式中。简而言之,所谓的“有意识”就是要凝聚社会内容。在李泽厚看来,美不能离开形式但绝不仅仅局限于形式。

  秦鑫明:你刚所说每个时期的美学风貌与他前一个时期和后一个时期都有所关联,那么隋唐与魏晋南北朝又有何关系?

  汤晓倩: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门阀士族逐渐的衰落,世俗地主阶级崛起,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而是结合了西汉时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征服而形成人对于人间现实的肯定、感受、憧憬和执着,更加关注人的意气和功业。可以说,唐是对魏晋、西汉审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盛唐后期,初期文艺作品中雄厚的情感被纳于规范、形式、格律之中,又对整个中唐、晚唐以及宋的审美风尚形成巨大影响,此外,将儒家思想作为美学基础这种倾向也在往后被继承。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顺利举办,大家认真学习了著作中的深刻思想,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供稿人:江思强;指导老师:孙会娟;审稿人: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