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依靠人民群众,关键在于人心。只要人心安定、团结、振奋,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安人心。人心安定,社会才能安定。面对疫情,人心如果动摇,不但会引发恐慌,还可能使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境地。正因此,疫情暴发后,安定人心就成为防疫抗疫最迫在眉睫的任务。要安定人心,权威部门和人士必须第一时间介入调研并向公众及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让真相传播,让谣言消弭。此外,权威部门还需要尽早出台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控方案,让慌乱无助的公众吃上“安心丸”,为在全社会组织起一场有效的抗疫之战奠定政策基础和社会心理前提。所幸,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等各项重大工作做出统一部署,主流媒体也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民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力举措,了解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方法,这些举措都大大安定了人心,为抗疫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安定环境。当前,随着国内抗疫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社会恐慌情绪已经有了很大缓解,但民众对于如何实现抗疫复工两不误、如何严防境外输入等问题仍然存在疑虑,相关部门应及时给出权威解答,让人民安心。
聚人心。紧急关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军人、社区干部、民警、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冲锋到战疫前线,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而又动人心弦的战歌。不在一线的亿万中国人民为了守护家园,也同样表现出了惊人的责任感和自律性,自觉减少外出、做好防护,为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做出了巨大贡献。疫情面前,人心为何能够如此凝聚团结?除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及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之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恐怕是,中华民族始终存在着一种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和精神能量。这种力量和能量正是中华民族历经挫折磨难而始终生生不息的重要根由。当前,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疫情结束之后各项建设发展任务更是繁重,因此,齐人心、聚民心这一“柔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
振人心。信心比金子还要金贵,信心一旦丧失,千里防线都会崩解。抗疫必胜的信念绝非盲目自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的群策群力、联防联控,这场战疫的获胜是必然的。事实证明,党中央的领导是坚强有力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得力的,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从党中央多次集中统一部署防疫抗疫工作,到逆行者们争上前线时的一份份“请战书”“决心书”,我们能够看到一种自上而下的决心和意志,这种决心和意志是支撑全国上下咬紧牙关抗击疫情的力量所在,也是今天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出现了明显改观,但是形势依然严峻,绝不能掉以轻心。此时,振奋人心更重要的任务当是讲清楚当前丝毫不能松懈的道理,提振人们的耐心和恒心,确保做到慎终如始,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暖人心。疫情无情,无论是身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还是罹患新冠肺炎的病患及其家人,无论是企业主或是困难群众,无论是武汉、湖北人民还是其他省份的人民,都因为这场疫情在付出与承受,也都需要得到关心和关爱。以广大医务人员为代表的一线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前线,非常辛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于这些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应当首先给予特别的关爱。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相关要求,各地迅即响应,一系列针对医务人员的暖心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许。对于为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而作出重大贡献的武汉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的由衷致意与赞叹。对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类民生问题,党和政府全力加强统筹协调,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且价格稳定、煤电油气等城市“生命线”维护到位、物资运输整体有序、“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对于因疫情颇为“受伤”的小微企业,各地纷纷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出台减税、延期提交社保、补贴公积金等一系列暖心措施进行帮扶。我们企盼且相信,这些暖心的举措会像温暖的春风一样,不但能够吹散人心上的阴霾,也会更好地帮助中华大地走出疫情带来的冰冻,恢复勃勃生机。
作者:陈硕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2020年3月17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