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期:理解红色中国的工业化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4-08浏览次数:688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期“理解红色中国的工业化”于2020年4月7日下午15点45分,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讲老师为房小捷老师。房小捷老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环境史研究。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李淼主持。  

讲座伊始,房小捷老师首先讲述了何为“红色中国”以及研究红色中国工业化的意义。“红色中国”即Maos China,指新中国,理解红色中国的工业化有助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有利于总结后进国家工业化起步的经验教训,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接下来,房小捷老师阐述新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旧中国依附性工业化的失败导致了商品生产落后、现代产业发育不足、城市化进程之后的危害;但尚未完全被资本主义体系吞噬的半殖民地地位、既有经济技术基础、特有的潜在资本规模优势、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成熟的社会心理为新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基于以上新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我国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确立了经济建设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一系列同时并举,确立了两步走战略,强调顾全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还确立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与鞍钢宪法的企业管理制度等。

紧接着,房小捷老师讲述了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计划体制”。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是我国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新中国早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有:中央计划同地方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以中央集权为主的国家财政体制;计划流通为主、多渠道的流通体制;国有经济内部高度集中的劳动和工资体制以及城乡分割和农业剩余提取。

然后,房小捷老师重点阐述了为工业化提取农业剩余的机制,即长期维持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农业“剪刀差”、流通环节成为国家提取农村社会剩余的主渠道,以及用户籍制度、单位制度、计划供应保证剩余提取的“城乡分割体制”。新中国这一相对灵活的计划经济体制保障了农业剩余的稳定提取和工业化的顺利推进,用极低的成本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广泛地社会福利;但它继续维持了城市和乡村的疏离状态,造成了干部、工人、农民的身份固化以及个人对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

随后,房小捷老师总结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运用相对灵活的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城乡经济,形成了嵌入式”的工业化格局,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工业化的进程创造了物质前提;随之发生的城乡疏离长期化、农村易“失控”、农村集体和驻地单位矛盾长期化等问题,也呼唤着改革的来临。分级负责、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尊重价值规律这种相对灵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我国不断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以至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而农村的易“失控”则恰恰使得农村有条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最后,在提问交流环节,房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从对八十年代农村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理解、到对依据历史经验应如何解决如今的农村与农业问题,房老师一一做出了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线上讲座拓宽了学术视野,令他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供稿:卢婉宁、汤敏;指导教师:房小捷;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