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2020年4月17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19级硕士研究生相聚“云端”,通过“云分享”的方式共读好书。本期的分享者是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杨宇凡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李红涛与黄顺铭的著作《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在正式分享书目之前,杨宇凡同学首先对本书的两位作者进行了简单介绍。李红涛,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媒介社会学、国际传播等。黄顺铭,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荣誉社会学、新闻社会学等,出版专著《加冕:新闻评奖制度与实践》,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
接着,杨宇凡同学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记忆的纹理》这本书共七章内容,结构清晰,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梳理了20世纪40年代到2014年国家公祭日确立期间媒体报道的变迁,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提出了这样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我们真的记住了‘南京大屠杀’吗?”因此,本书既可以被看作是对“南京大屠杀”的媒体叙述历程的反思,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从历史建构价值之可能性的探索。
历史记忆需要多种方式来建构。就本书的方法论而言,作者明确表述了他们所研究的媒体在建构创伤记忆时的正负两极作用:一是媒体可以把创伤以高度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二是媒体也会受到媒体规则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文化创伤”被历史性地定型。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创伤”唤起震惊和恐惧等感受,但这些感受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赋予它的“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纪念南京大屠杀并非是为了强化仇恨,而是对于正义与和平的呼吁,这可以视为在四个自信基础上对于“创伤”记忆的超越。
随后,杨宇凡同学跟大家分享了她的读书感悟。《记忆的纹理》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新时代,当中国在全球治理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进行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的视角反思战争,从全球的视角阐述和平,让和平研究促进和平实践,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读书会的最后环节,杨宇凡同学针对此书提出问题:大家怎样看待南京大屠杀从一个历史事件成为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
卢婉宁同学认为:近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和影视剧作品逐渐增多,比如张纯如的书籍《南京大屠杀》、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等。14年以来每年都会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些书籍、影视剧作品、仪式都会强化人民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忆与反思,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对于这一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我们要合理看待,就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话语所言:“不为复仇誓言铭记南京历史遗训,为了大爱志愿谋求世界和平永续。”
张萌同学的观点是:南京大屠杀这类群体性屠杀事件是全体人类的苦难。战争抹杀人最基本的生存权,抹去几代人苦苦奋斗的成就,究竟有何意义。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强大。中国在那段历史中,作为战争受害者,用实践证明了何谓以史为鉴韬光养晦,何谓命运共同的大国胸怀。文明走到今天,我们不愿看到历史的悲剧重演,不愿战争摧毁幸福,毁灭良善。人类共同体是历史的必然,淡化种族国家差别,为全体人类谋幸福谋福利,才是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时空流转,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在我们不能忘却的历史中打上了深刻无比的烙印,这是一本不能忘却的记忆之书。本次读书会在激烈的讨论中顺利结束,同学们收益良多。让我们一起静待云翳散去,共享书海花香。
供稿:方亚玲、杨宇凡;指导老师:孙会娟;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