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五期:马克思的商品概念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5-09浏览次数:700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五期“马克思的商品概念”于2020年4月24日上午9:3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仰海峰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仰海峰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哲学理论、马克思与当代思潮等研究。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翁寒冰副教授主持。

仰海峰教授的本次讲座围绕《资本论》商品章内容展开。首先,仰教授从正确理解《资本论》商品章的理论语境导入,认为在过去的研究中,立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生产逻辑”是无法直接得出《资本论》中的相关结论的。生产逻辑确立的意义是使马克思的哲学学说从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考进入到具体的社会历史生活的讨论,这种讨论构成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重要基础。就一般物质生产过程而言,马克思在《资本论》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论述中,将劳动的一般过程看作是人与自然交换的形式,但马克思也提出,如果仅此就把劳动过程一般要素的分析直接运用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那就是错误的。马克思明确地说,劳动过程是被价值增殖过程所中介的,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是一般的人类学意义上的劳动过程或生产过程,而是价值增殖的过程。“资本逻辑”的研究视阈是进入《资本论》的前提。 

随后,仰海峰教授从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对“商品”概念的讨论,即“作为哲学起点的‘商品’”、“商品二重性:质与量”、“抽象劳动与商品世界的形式化”。在仰教授看来,马克思所讲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商品,它不仅是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哲学概念。仰老师首先对商品和“物”进行了区分:抽象的物适用于所有社会形态,讨论资本主义结构时,从抽象的物出发时,就抽离了物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商品出发,商品是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经济关系与结构的一个科学的抽象。在此,仰教授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不仅包含物,也包含人自身,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使人也成为劳动力商品;第二,当商品交换扩展到全社会时,整个社会处在商品交换的结构中,这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构型。商品是一个科学的起点,体现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洞察以及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的理解。

接下来,仰海峰教授对商品的二重性进行了讲解。仰教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行了说明。首先,交换价值主导地位。在商品普遍化的时代,有用性只是交换价值的载体,因为交换价值要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其次,仰教授讨论了质的抽象和量的出现。两个产品的等价在质上是无法讨论的,因为它们的有用性不同。但如果将商品抽象为劳动时间,那么它们在量上就可以比较。马克思在商品章中从商品的质到量的讨论受到了黑格尔逻辑学的启发。事实上,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其早年对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随后,仰海峰教授从商品的二重性进入到劳动的二重性。仰教授认为,首先,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有关,价值和抽象劳动有关。人们在两个不同的商品的交换中,就需要把二者具体的质抽离,这意味着把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劳动抽象掉。其次,仰教授认为,具体劳动让位于抽象劳动,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表达出社会存在方式的改变。抽象性的交换和生产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最根本的层面所表现出的规定性。最后,仰海峰教授讲解了价值形式概念,就商品概念的逻辑运动而言,从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进展到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就出现了。货币可以用来买房、车等东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形式化世界建构的完成。

仰海峰教授总结到:第一,商品是一个经济--哲学范畴,更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范畴;第二,商品二重性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化特征;第三,资本逻辑是理解商品范畴的基础。最后,在提问交流环节,仰海峰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可以从剩余价值学说中借鉴?对于商品的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等问题。仰教授耐心地一一作出了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拓宽了学术视野,收获颇丰。

供稿人:费晓宇、田怡;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