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十三期: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6-08浏览次数:733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十期:“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于20206月219:00-21:0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主讲嘉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林安梧教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做了简述:讲座旨在经由“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的对比,对当前全球文化生态做一种哲学考察,这是继“新儒学”之求“现代化”,而另为一“后新儒学”对“现代化”的反思。随后,林教授通过介绍自己的著作和文章展示了自己对此问题的长远的探索历程。

接下来,林安梧教授主要从六个方面来展开:

一、 前言:提倡“公民儒学”作为“后新儒学”的社会哲学向度

首先,与以往研究者“内圣而外王”的观点有所不同,林教授偏重于“由新外王而重新调理新内圣”,认为二者的关键点在于“君子”与“公民”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以前的新儒学强调的是“君子儒学”,而林教授强调“公民儒学”。其次,“公民儒学”与部分新儒学者讲的“儒教宪政论”是有本质差异的,儒教宪政论者强调依据儒家思想的教化做成宪政,而林教授主张顺着“宪政”去调理儒学,并由儒学的道理来调适宪政,这与“外王——内圣”的思考向度是一致的。最后,林教授仍强调“仁恕”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公民儒学”来说具有优先意义。

二、 “儒者,柔也”,“楺也”,是生命的调理、教养、生长、育成

“儒者,柔也,术士之称”。“柔”是树木之长育调理而成其可用之器;“儒”是指人的教养与儒化,是生命的调理、教养、生长、育成;“术”是指专业技能;“士”指能够重视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孔老夫子将原先的“圣王”落实为“师儒”,强调“师儒之学”才能成就圣王之志;“有教无类”,面向苍生,因材施教,成就人伦,长育教化;成就六艺之教,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孔子在人格上转化了君子的概念:君子是有位置、有权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 “儒”之所重在“人伦”,五伦是通于“天、地、人”三才的

林教授指出,“儒”之所重在“人伦”,强调生长于脉络性人伦之际的人。儒家所说的“人文主义”是强调“天地人”三才皆重的“人文主义”,与现代西方所说的人文主义有所不同: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强调物质人文主义,有学者据此提出精神人文主义,但仍不足以解释儒家所说的人文主义儒家人文主义参赞天地之化育,在生活中从“五伦”做起,人际的脉络皆本乎内在根源之性情,其所焕发的德性可谓“仁义礼智信”,亦可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四、 “血缘性纵贯轴”的构造与限制,及其突破之可能

“五伦”发展到“三纲”时,“血缘性纵贯轴”——以“血缘性的自然连结”为背景、“人格性的道德连结”为手段,成就了以“宰制性的政治连结”为核心的“帝制式儒学”——与充满悲情而乏力的“批判性儒学”和由“根源性伦理”转化为“顺服性伦理”的“生活化的儒学”相互依倚构成一个整体,于此,“圣王”转变成了“王圣”形成“道的错置”。辛亥革命之后,解开“宰制性政治连结”,确立“委托性政治连结”,限制“血缘性自然连结”,开启“契约型社会连结”,重建“人格性道德连结”从而进入“人际性互动轴”,实现了人伦关系的转化和突破,儒家之血缘社会之“义”也转化为公民社会的“社会正义”。当代中国文化传统进到现代化的历程是在实践的学习次序历程中如实如理的长成的。

五、 “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实感,是“我与您”的一体之仁

在“民主儒学”“公民儒学”“宪政儒学”发展的大迈进下,“仁与“恕”的概念,由原先的“我与它” 扭转成就了“我与您”的儒学,是从帝制式的儒学彻底解消转化之后的儒学。“恕”是将心比心的同情共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怀。恕道的可贵在于尊重与让开,因为尊重而让开,因为让开而有天地,有天地自能生长,儒家强调“安身立命”“天人合德”,恕道强调的是贯通天地人之为王的王道精神,而非西方所言的保住自己权力与利益的霸权。

六、 结论:“人的异化”与“生命的归复”

林教授总结道,顺上所述,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是两端而一致的共成结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实感,是“我与您”的“一体之仁”,“恕”是将心比心的同情共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怀。仁恕之道可以用来对治现代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儒家的“仁恕”思想具有“根源性的合理性”,以“我,就在这里”当下的承担,开启了“生命的归复与生长”,像儒家这种“后现代性”的“根源性的合理性”可以带来生命的归复与新生。

最后,林教授总结了儒家所涉及的四个共同体:天地自然的共同体、血缘人伦的共同体、政治社会的共同体、人文教养的共同体。人类只有基于这四个共同体才能成就一个社会的正义。林教授认为,社会正义绝不是权力和利益如何争夺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回到人的“仁”和“恕”。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发问,林安梧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线上交流互动,解答了若干专业性和现实性较强的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令他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林安梧,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院长。曾任: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林教授著作等身,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0余篇。林教授师从当代新儒学大家牟宗三先生,在牟宗三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础上提出“存有三态论”,认为“儒道同源而互补”,主张融通三教。面对廿一世纪文明的新挑战,主张展开对话与交谈。方法论上,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道、意、象、构、言”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在学术方向上,林教授关注儒释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儒学的现代适应性问题,近年来在哲学治疗学方面用力尤深。

  

供稿人:田怡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