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九十一期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6-15浏览次数:852


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2020年65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19级硕士研究生通过“云分享”的方式继续共读好书。本期的分享者是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张雪迪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以赛亚·伯林的著作《卡尔·马克思:生平与环境》。


首先,张雪迪同学介绍了推荐这本书的两个原因。一是与其他众多马克思传记相比,伯林的《卡尔·马克思》在方法论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即从思想史路径考察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建构了一个独特的马克思思想形象,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底色。伯林以宽广的视野和凝练的笔触描绘了马克思时代恢弘壮阔的思想背景,令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尤其是他对“德国信念”在拿破仑战争后的发展历程、法国大革命遗留下的思想难题、巴黎作为革命之都的思想氛围、1848年大革命的思想悖论等等的深刻揭露,生动地还原了马克思理论的出场境遇,既有历史的现场感,更有思想的深度。二是因为在我国的马克思思想诠释中,人们更多地重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扬弃,强调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与资本逻辑批判的互动关系,而在伯林的《马克思传》中,他尤为关注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深刻影响,这对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诠释极富启发性。

接着,张雪迪同学介绍了本书的作者。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曾任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概念与范畴》、《反潮流》、《个人印象》、《扭曲的人性之材》、《浪漫主义的根源》、《观念的力量》、《自由论》、《苏联的心灵》等。作为杰出的思想史研究者,先后被授予伊拉斯谟奖、利平科特奖和阿涅利奖。

随后,张雪迪同学简要概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卡尔·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发展为主线,从他在德国的成长与求学,在巴黎的工作与斗争,一直写到流放伦敦的最后岁月,涉及青年黑格尔派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论》出版等众多历史事件,完整勾勒出了马克思传奇而动荡的一生。伯林在书中尤其关注马克思在各个阶段的思想发展轨迹,客观评述了他在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成就,力图还原马克思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伯林对马克思的研究摆脱了后续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二次阐释的影响,从历史文献与马克思本人著述出发,生动呈现了马克思富于人性色彩的真实面貌。

在读书会的最后环节,张雪迪同学讲到伯林对马克思及马克思本人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原本想要反驳思想支配历史进程这个观点,但它自身对人类事务的影响程度削弱了它的观点的力量。因为,在改变关于个人与其环境和同伴之间关系的普遍观点时,它显然改变了那个关系本身;因此,在至今仍在永久改变人们思考与行为方式的学术力量中,它依然是最强大的。”同学们就否赞成伯林“在至今仍在永久改变人们思考与行为方式的学术力量中,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最强大的”的观点以及在当代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李淼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理论上的先进性,更在于它为人类不断追求全面自由解放、获得更好生活提供了前进目标和精神动力。它用掷地有声的文字激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能够以顽强的斗志去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它与时俱进的理论也在不断指导着现实生活的实践,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正确抉择。所以它是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只要人类的理想不倒,它的光芒就一直会在。

张萌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人物卢卡奇所说,正统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于它的方法,而不是任何教条的本本。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只有结合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力量。


杨宇凡同学认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马克思作为BBC评选出的“千年伟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利结束,同学们有感而发,获益良多。“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让我们下期读书会再见!

供稿:卢婉宁;指导老师:孙会娟;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