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的同学们开展了第92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的分享者是程佳乐同学,他分享的书目是阿尔都塞的《政治与历史:孟德斯鸠、卢梭、黑格尔和马克思》。
程佳乐同学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享:第一部分讨论了孟德斯鸠的法的思想;第二部分讨论了卢梭的社会契约的思想;第三部分讨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全书的中心线索是围绕这些人物的政治和历史的见解而展开的。
第一部分是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阿尔都塞认为,孟德斯鸠明确表示,他的《法的精神》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国家的法律、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正是这一对象把他与他以前的学者区别开来。阿尔都塞这里指的主要是霍布斯、施宾诺莎等人,他们的分歧点在于对待“自然法”的态度上。包括霍布斯、施宾诺莎在内的17、18世纪的几乎所有的政治理论家都信奉自然法的理论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契约论。他们思考的共同问题是:社会是怎么起源的?解答它的共同途径是: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不重视对现存社会的事实的研究,满足于用幻想去虚构历史。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则抛开了他们的问题域,专注于对各国的实证法的研究。阿尔都塞认为,只有孟德斯鸠才真正使政治成了一门科学。
第二部分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三个内在矛盾。阿尔都塞认为,卢梭的思想没有超出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他的社会契约思想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条件下产生出来的神话,但他的学说中充斥着一些深刻的矛盾,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一个矛盾涉及社会契约的双方——个人和团体的关系。任何契约的基本前提是交换,但在卢梭的社会契约中,“个人奉献出了一切,但都没有在交换中获得任何东西”。这里的悖论是:以双方的交换为前提的契约本质上不过是单方面权利的让渡。
第二个矛盾涉及特殊意志和一般意志的关系问题。卢梭一方面肯定,一般意志是在特殊意志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契约的实质就在于两种意志的一致;但另一方面他也肯定,特殊意志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追求,常与一般意志处于对立的状态中。阿尔都塞认为,这是卢梭陷入的又一个悖论。
第三个矛盾涉及卢梭研究问题的整个思维方式。一方面,他沿着意识形态的框架来思考问题,从法→公众意见→生活方式和道德→特殊意志;另一方面,他又倒过来从财产、穷人和富人的对立等经济现实出发去说明法。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理论联系。在这里,阿尔都塞以非常简要的语言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总的看法及它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理论联系。阿尔都塞后来提出的不少观点在这里已见端倪。
第一,马克思打开了历史新大陆。阿尔都塞认为,从科学史上看,有三块科学的大陆:一是古希腊人打开的数学的大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柏拉图哲学;二是伽利略打开的物理学的大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笛卡尔哲学;三是马克思打开的历史学的大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改造世界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阿尔都塞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时,特别强调马克思所继承的黑格尔哲学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是指黑格尔的神秘主义辩证法,而是指经过马克思改造的合理辩证法。
第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理论人本主义的决裂。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史上,“关键的环节是与费尔巴哈的决裂”。马克思是如何实现这一决裂的呢?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是依靠重新引入黑格尔的思想,尤其是《精神现象学》中的历史辩证法来扬弃费尔巴哈的理论人道主义的。
第四,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过程概念正是通过批判的方式从黑格尔那里获取过来的,《资本论》就把资本主义社会理解为一个无主体的过程。马克思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强调了历史过程与生产关系及其他关系(政治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的不可分离性。
最后,程佳乐同学提出问题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说马克思打开了历史学的新大陆?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历史观?同学们就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卢婉宁同学认为,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伟大人物的作用或者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用以考察人类历史的方法与以前的历史理论不同,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得出了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所以说马克思打开了历史学的新大陆。
李晓兰同学认为,最难把握的并不是现实,而是没有展开的历史,唯有以共时态度的理论抽象为基点向前追溯,向后展望,才能形成历时态的视野。站在现实的原点上形成对历史的洞见,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大创举。
李倩同学认为,正如阿尔都塞所讲,马克思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历史过程与生产关系等的不可分割性,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历史观是正确的、全面的。
至此,本次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本学期的读书会线上分享活动也将暂时告一段落,希望同学们暑期在家也能继续好好读书、读好书。
供稿:石坚;指导老师:孙会娟;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