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十九期:张载确立“太虚”本体的价值与意义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9-16浏览次数:617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十九期“张载确立‘太虚’本体的价值与意义”于202082619:00-21:0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主持。

丁为祥教授从时间脉络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出发,在三教融合的背景论证了张载“太虚”本体的内涵、特质以及价值与意义。

首先,丁为祥教授以“妈妈和儿子的先后”问题为导入开启了本次讲座。丁教授指出,在老子和玄学那里,妈妈先于儿子,我们的常识也是如此。但是,从妈妈和儿子相互限制与相互规定的角度而言,二者的关系又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妈妈就没有儿子,没有儿子就没有妈妈。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和中国历史上的儒道两家、汉唐时代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丁教授通过列举南北朝时代的三个宇宙论思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首先是范缜的“神灭论”,总结为三句话: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尽则神亡;其次,郑鲜之用庄子之中的薪火相传来论证“神不灭论”;再次,梁武帝通过现实世界的恩惠试图达到佛教的极乐世界。丁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他所要阐发的就是中国人本体论视角的形成,丁教授从现实生活一步步切近儒佛关系甚至打通儒道佛的关系。接下来,丁教授将此问题深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以及儒道两家形成时期看待人生世界的思维,通过对老子和孔子对“有和无”问题的不同态度进行了说明,并指出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示了一种宇宙论的始源视角,而孔子言说的方式则可以概括为一种超越的、本体论的表达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言说方式开启了儒道两家的分歧。在接下来的演变中,庄子的思考和子思处于同一个关节点上,庄子认为根据老子“有生于无”的追溯方式必然会陷入一种“恶无限性”,这正促进了庄子“太虚”概念的提出。在子思、孟子、荀子等人那里,儒道两家宇宙论渐趋融合,儒家以其强大的裹挟力将道家沿时间维度向前追溯的宇宙论吸引回来,而坚持必须从当下出发以指向未来。最后,丁教授指出,宇宙论视角并不具有必然性,它所追求的都是或然性的东西。

接下来,丁教授阐述了儒学(以儒学为代表)所受的挑战与批评。第一,生活在郑鲜之之后、范缜之前的北朝时代的关中人僧肇,以佛教的“缘起论”将儒道两家共同秉持的“有无”之辩予以驳斥,认为“有”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相对的缘起而成为“有”,“无”也并非是一种绝对之“无”,而是同样依赖一定的缘灭而成为“无”,由于“有”与“无”都“无自性”,因而只有佛教“诸法无自性”的“空”才代表着世界的本质,这些思想体现在僧肇的的《不真空论》中,但在中土影响不深。第二,唐代的华严五祖宗密,批评儒道两家以“气化生生”说明宇宙的生成,认为“气”不足以支撑其人伦文明。在《原人论》中,宗密认为儒道二教为“权教”,只有佛教才是“觉了”之教。第三,张载所概括“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孔孟而后,其薪不传,如荀、扬皆不能知”等也表现了其对于儒佛道历史的反省。

随后,丁教授介绍了张载的探索——太虚本体的确立。回顾唐宋到宋明理学的崛起线索,首先是唐宋思想的转型,再为古文运动,之后是经学复苏,然后是北宋三先生直到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登上历史舞台,两宋理学宣告产生。在张载看来,邵雍和周敦颐都为太极论者,在某种程度上此二人的学说是对汉儒宇宙生化论的复归,但张载并不认同“太极”,并以“一物二两体,太极之谓与”以及“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地之所参也”来批评“以气为本”的说法,并选择“太虚”作为宇宙本体,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张载对于“太虚”的理论辨析从范缜的神灭论谈起宇宙论视角的表现,认为宇宙论是借助时间维度而得以展开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而成为事实,但这些事实的发生并不具有必然性,即宇宙论所说的一切只是一种或然性,并不具有必然性;而庄子所讲的“太虚”则是空间概念,张载认为空间与物质世界的关联是永远不可分割的,而空间也就内在气化生生,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这个发现扭转了范缜的结论,所以认为“金铁有时而腐,山岳有时而摧,凡有形之物易坏,惟太虚处无动摇,故为至实”,“至实”、“至一”即是张载对于“太虚”的基本归结。

最后,丁教授对张载太虚本体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一,它完成了汉宋儒学的理论转向,实现了从汉代的宇宙论到宋明本体论的转向;第二,它吸收了佛道二教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三教融合的指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太虚”本体;第三,作为理学双重世界的开创者,张载论述了儒家本体论基础上的天人合一指向;第四,张载太虚本体论的提出将北宋五子思想连成了一个整体:邵雍吸取道家思想,周敦颐吸取佛道思想,张载吸取佛老思想并同时对其反戈一击,二程提出天理本体,从太极到太虚再到天理,符合人们认知进程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第五,张载是宋明理学“诚明两进”的为学进路与“以礼为教”之为学入手的开辟者。

在提问交流环节,丁为祥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在如何看待宋明理学的宗旨以及如何看待气本论学者的立场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丁教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性问题,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丁为祥(1957-),陕西西安人,哲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朱子学会常务理事,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儒学的未来命运尤为关注。已出版《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自苦与追求——墨家人生哲学概览》(第一作者,武汉出版社1998)、《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1999)、《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朱子的哲学视野及其历史影响的发生学考察》(人民出版社2012)、《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人民出版社2015)等专著,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以及《中国哲学季刊》(美国)、《文化中国》(加拿大)、《哲学与文化》(台湾)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供稿人:田怡、费晓宇;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