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二十四期:何为阳明学的文化研究?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9-25浏览次数:472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二十四期“何为阳明学的文化研究?”于2020年9月20日19:00-21:0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吴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主持。

吴震教授从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出发,以哲学为切入点,立足文化研究背景,详细阐释了阳明学的深厚文化传统、典型文化形态、广泛文化内涵以及重要文化意义。

吴震教授以“为什么要从文化方面研究阳明学”问题为导入开启了本场讲座。吴教授回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结合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文化思潮,说明了文化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指出当下中国出现了一股“新文化热”,其中,阳明学在社会各界得到持续关注便是一个明证,而对文化问题的关注显然具有连续性的思考趋向,这与关注文化中国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密切相关。

关于何为阳明学的文化研究,吴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文化与文明这对概念的来源问题。吴教授引用《周易》的《贲卦·彖传》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化”一词有其特殊的渊源和内涵,突出强调了人文原本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概念,但在后来的发展演变中,人文作为一种文化意识,有别于宗教信仰的传统,而具有文治教化之义,因此,同天文这一概念相比,人文更与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而人文意识的逐渐凸显,促进了先秦儒道两家人文主义的精神发展,这也表明人文意识更具有关乎文明建设。其次,吴教授对文化或文明的“文”字进行了仔细分析,揭示了《周易》“物相杂,故曰文”这一重要说法,“文”意味着各种“物”的交错状态,《说文》中“文”同纹理之“纹”,意味着“文”既有交错的差异性又有“有条不紊”的秩序性,例如《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的说法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说明“文”具有差异性和条理性这一双重特征,在差异中存在条理,在条理中又存在差异,因此,“文化”也同样具有这一双重特征。再次,吴教授阐述了从夏商时代尊神尚鬼到西周以后的人文意识觉醒,说明早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而文化传统的形成显然与人文意识的觉醒有关。

接下来,关于文化与文明这对概念应当如何分疏的问题,吴教授将此问题深入到英法德语境中对文化与文明这对概念进行了比较考察,指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深刻揭示了英法语系与德文语系对于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方式既有交汇点又存在重要差异。英法语系中的“文明”概念主要是指政治、经济、宗教、道德以及社会现实等等含义,而德文语系中的“文化”主要指思想、宗教和艺术,由此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有所不同,因此,英法语系中的“文明”放在德语语系中则成了“文化”的意思,可见,有关文化与文明的理解即便西方欧洲也存在诸多歧义性。大致而言,“文明”代表的是各民族之间某种趋于同一的普遍性发展,“文化”则更为突出民族、地域或某个领域的特殊性成果。吴教授认为埃利亚斯的上述观点值得重视,进而强调指出: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其内含有特殊性与普遍性这对概念的张力,互相之间存在某种不可化约的特质,尽管在当今全球化理论中,承认地方性知识也有全球性意义,但某种民族文化不可化约为另一种民族文化则是不争的事实,而承认这一点也并不等于否认特殊性的民族文化有某种普遍意义,而普遍性的文明系统也存在某种特殊性的价值意涵。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文化的一个主要特色就在于,“文化”精神体现在“化成天下”的使命当中,说明儒家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文化传统,不同于追求天堂“彼岸”为最终归宿的宗教文化。

随后,吴教授阐述了阳明学作为儒家心学的思想—文化传统,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表现:一是强调良知既是乾坤万有基的宇宙根本存在,同时“良知”作为人的道德意识、主体存在,在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必然外化为一种客观精神,故而又是天下公共之天理的体现,它普遍存在于整体性的人文世界当中,这就表明“良知”不仅是为了实现自我转化,也是为了实现社会转化,而两种转化都指向了人文主义文化世界以及人文秩序的重建。具体到阳明学的语境中,“致良知”既是个体性的实践方式,又指向社会性的人文世界,“良知”藉由人的行为而推展至人文世界、生活世界的重建。二是从意义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看,阳明学强调的“心物感通”“物我同构”“万物一体”的思想,必然指向整全性的文化世界,而自然人文的世界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存在,必须由人的存在赋予其价值和意义。吴教授强调,要充分把握阳明学概念的来源和涵义、思想的根本要旨和归趣,由此就可理解阳明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是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思想—文化系统,是儒家心学传统的文化模型论。

接下来,吴教授讲述了阳明学在文化东亚的传承和转化等问题。从跨文化视野,针对阳明学在东亚文化历史中所特有的思想现象,介绍了阳明学传入东亚地域之后而形成的日本阳明学和朝鲜/韩国阳明学的各自特色,详细讲解了东亚地域某些著名阳明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加深了与会者对阳明学所具有的跨文化意义的深入了解。与中国阳明学相比,日本和朝鲜/韩国阳明学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其所同者是对阳明学倡导的力行哲学等观念有普遍接受的倾向,而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相异性,即阳明学在与异域文化发生接触、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重要的转化。吴教授进一步指出,日本或韩国的阳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交流或思想重建而不是单纯的文化摹写或概念复制,其中所展现的复杂文化现象充分说明阳明学在与异域的“他者”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既有推进理论拓展的可能性,又有发生思想歧义的可能性。

最后,吴教授针对当下大陆的“阳明学热”,强调需要以学术理性的眼光来应对,另一方面也要用审慎的态度来看待明治帝国以降二战结束之前出版的某些日本学著作。总的来说,吴教授从宽阔的思想文化系统来关照阳明学,并将其置于16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来进行理解,由此确立阳明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系统的独特意义。吴教授通过对阳明学的文化思想考察,认为作为儒家心学的理论形态,阳明文化对于重整人文秩序和文化世界具有建构力,凸显了文化视角的阳明学研究的价值及其意义,同时指出阳明学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思想价值,促进大家对于阳明学的文化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提问交流环节,吴震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在阳明学跨文化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借鉴意义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吴教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许多难解的专业性问题以及阳明学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等问题,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吴震,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专著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论集》《东亚儒学问题新探》《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等。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宋明理学、儒家文化等。

供稿:宣凡;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