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让-努马·迪康热:社会主义与和平:欧洲历史语境中的考察(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1-02-23浏览次数:358

  在欧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平主义”的定义总是依赖于一定的背景。19世纪以来,这个大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无法完整地阐述这些变化,只能列举19世纪80年代至今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例子,以此来说明问题。这种历史的回顾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我们通过一个长时段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如何思考和实践“和平”的。

  一、早期对和平主义的批评、拒绝与实践

  从1880年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社会主义组织(或者说第二国际时期),对“和平主义”一词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他们更愿意使用“反军国主义”一词,因为他们认为“和平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用语,目的是维护一种抽象的和平,但是却脱离了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

  实际上,“和平主义”一词最早是由一个国际和平联盟的精英群体所创造并使用的。但是“和平主义”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拿起武器。它主要是法律意义上的表述,目的是针对不公正的暴力行为而采取正义抗争的可能性,并以合法形式去保护它。

  因此,从源头上看,这种“和平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关联不大。与此同时,随着法国与德国之间冲突的增多(尤其是在殖民问题上),社会主义运动更多关注的是国际仲裁和维护和平的问题。可以说,对于和平主义问题,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它既与法国大革命传统无关,又与启蒙运动的普世主义无关,虽然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传承,但是它仍停留在资产阶级的狭隘框架中。所以,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它,并赋予其社会主义的意义。

  一个世纪之后,对于社会主义者来说,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就是为了和平而斗争。饶勒斯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的和平主义思想却受到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左翼政治派别的批评,他们认为饶勒斯关于和平的主张和行动不足以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

  这种争论其实反映了关于“和平主义”思想的基本问题。这种思想其实并不完全排斥武装和战争,反而包含了这些内容。这种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属于被优先考虑的问题,它其实就是一个争论的主题,并不是针对的主要目标。因此,和平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个词汇并不总是在一起出现。“和平主义”只是后来才被接受成为一个经常使用的词语,但这个词曾经备受左翼思潮的怀疑。

二、1914年之前关于和平能否实现的争论

  实际上,除了关于和平形式上的目标外,还有许多不同的争论。比如在一战前的社会主义思潮中,理论界的很多争论都是关于以什么方式实现世界和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考茨基提出的“超帝国主义论”。他认为,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必经阶段,而只是这个体系中出现的偏差,当然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所以资本家们必须联合起来去阻止它。基于这样的分析,考茨基和当时的许多社会主义者呼吁通过大国谈判来进行普遍裁军以避免战争,同时希望通过国际会议、仲裁法庭、政府间协商等形式来阻止不断攀升的军费支出。第二国际的左翼,尤其是罗莎·卢森堡和列宁等人,坚决地批判这种理论。他们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会导致战争的爆发。艾琳·佩蒂特在为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写的前言中,就指出了卢森堡对这种理论的批评意见。对于列宁来说,他并不反对战争。他在1916年6月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已经预见到反抗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的可能性,并且认为在战争期间完全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矛盾。

  从历史的长时段视角来看,战争的拥护者与和平的支持者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区分标准。因此,和平可以作为一个目标或是一个愿景,但绝对不是当前优先考虑的事情。

三、1917年之后的情形与俄国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后,在新的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关于和平的争论又再次出现。对于布尔什维克党来说,和平应该是人民的事情,而不是单纯的外交策略。因此,应当与以前的逻辑相决裂。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向世界宣布了《和平法令》。人们对第一个新生的共产主义政权所寄予的莫大希望确实与这个法令相关,它同时为欧洲指明了避免危险冲突的出路。

  一战前夕,工人运动中关于和平问题的争论和立场的确比较复杂。布尔什维克革命颁布的《和平法令》其实与当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相呼应。这时的“和平主义”一词又回到了它最初的定义,而这也是一些工人运动团体所极力反对的。在这种概念下,还远远谈不到阶级斗争或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此外,共产主义者们对国际联盟是持否定态度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列宁政治生涯的最后几年,他提出了苏联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暂时性和平共处的构想。而这也是对齐美尔瓦尔德会议争论的终结,因为世界革命并未成功,各种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和平共处”思想在实际上正式诞生了。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断然调整了若干年前他们制订的战略。

四、面对法西斯主义如何实现和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的政治思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对于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来说,其地位更加突出。许多人坚定地认为,“再也不需要战争了”。但这样的态度对于实际斗争中如何处理与和平的关系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从1934年开始,和平仍在苏联的官方宣言和“人民阵线”的策略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当德国纳粹党于1933年取得政权后,有必要集中力量去保证和平。因此,苏联就需要与西方的民主主义者结为联盟。此外,在1939年至1941年间苏德条约签订之时,对和平的强调又再次出现在这种临时性的结盟中。在这两年间,几乎所有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政治宣言都涉及“和平”这个词。

  从社会主义政党这方面看,他们与共产主义者一样,都认为和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大家都拒绝重蹈一战的覆辙。但是这两种力量的目标是不同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来说,需要宣扬一种与革命传统相决裂的改良社会主义模式。在同一时期,还存在某种绝对意义上的和平主义。

五、1945年之后和平主义从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逐渐走向衰落

  和平主义同时也在群众运动中加以表达,有时的规模还很大。在整个20世纪,除了政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外,还曾有数百万的民众加入呼吁和平的动员中。但这种大规模的动员也只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笼罩全球的核武器危险,而为之最担忧的还是普通大众。

  1945年之后的和平运动改变了面貌。苏联以及受其影响的国家在其中占据了决定性位置。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出来的和平主义由此改变了其目标,特别是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通过1952年4月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经济大会,苏联展示出一个和平大国的形象,并向世界宣告已经进入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时代。即使这些倡议并没有马上产生实际效果,但是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赫鲁晓夫上台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平共处”已经成为苏联领导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常性口号。自此,和平成为国际主要目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要打破现有的领土平衡。

  因此,在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机制中,和平必然是一个中心角色。当然,那时的大背景就是保护苏联的国家利益。但是除了战略上的考虑外,苏联对和平的强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推动了对和平问题的广泛宣传。到20世纪80年代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尽管这最终是由苏联的国家政策决定的。

六、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再次兴起

  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平主义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曾在政治和宗教特性上去寻找原因,发现这些地区主要受新教的影响,同时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力量强大,深受和平主义和中立主义的影响,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却很小。因此,在西德之前,这里的和平运动就已经蓬勃发展了。

  这里还要再强调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这段时期,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和平主义力量非常强大,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共产主义力量仿佛变得边缘化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各种思潮,或者称之为“第三条道路”(既不站在美国一边,也不站在苏联一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和平运动中,仍然有对资本主义的批评,许多领导人和参与者都认可社会主义的理想,而这种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的运动中并不明显。

  随着苏联的垮台和由此产生的新世界,关于和平的愿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从1990年至2000年,人们开始对以前的成见或旧的定论进行反思。

七、结论

  当前的形势并不明朗,哪些是今天的和平力量?如何表达和平主义和社会问题?在全球化新阶段中应该用什么样的政治调控工具去保障和平?虽然饶勒斯之后的世界已经改变,但是社会主义者们提出的某些根本性问题在新的条件下仍然存在。当和平与宗教的关系无法回避的时候,我们应当想想前人是如何做的,因为狂热的原教旨主义同样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由此看来,中国作为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于某些国家可能是挑战,但是对于世界和平则是一种机遇。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的好战主义根本不能与中国的和平外交相提并论,因为后者植根于世界各族人民和平共处的长期传统之中。和平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可以通过调控、各种交往或是动员民众来实现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会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和平也是这个世界中每一个有共同信仰的个体的事情。


作者单位:法国《今日马克思》杂志,译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