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镛,中共党员,东南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工作。参编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于199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论纲》获1995年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3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采访了我校著名哲学教授、共产党员、八十五岁高龄的刘道镛老师,请他谈谈自己的入党初心与人生经历。
刘老师回忆了自己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到后来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组织依靠;学习马克思主义专业,有了精神依归;成为一名教师,有了事业依托。回首过去,寄望未来,刘老师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要忠,对马克思主义要诚,对教学要勤。
一、对我三问:回望来时路
一问:刘老师,请问您是何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的初心是什么?
我是1956年4月4日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至今已有65年。当初想入党并非是出自我有多高的政治觉悟,而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与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息息相关。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选择入党首先是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我成长的家庭一直传承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良好家风。幼年时期,日寇的残暴和国民党的腐败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刻骨的磨难,逃荒和避难是当时我们生活的常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有幸进入安徽省银行学校读中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前后两个感受的强烈对比,使得我对党有自发的亲近感和依靠感。再加上老党员同志对我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在学校党支部书记的点拨和启发下入了党,从此党成了我的组织依靠,这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二问:在入党之后,您1960年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当时在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我的专业是先学会计学、后学统计学。其中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哲学和汉语言三门基础课程,加之我自学毛泽东选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想追求立志高远。既使我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又使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了强烈兴趣。后来选择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使我在专业上有了精神依归,这也是我人生极为珍视的第二次重要抉择。
三问:在毕业之后,您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请问您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当一名教师,既可以发挥我之所长,又给我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享受人生之乐。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回到南开大学经济系所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后,再来到东南大学任教,从此我有了事业依托,这亦成为影响我一生的价值归属。这三次选择有三个关键词“党”、“马克思主义”、“教师”,三位一体合成一句话,就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教师。从此我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这就成为我一生当中的身份标识,常被戏称为“老马列”。对“党”忠,忠贞不二;对“马”诚,诚信不移;对“教”勤,勤勉不怠。这成了我今生矢志不渝的使命和责任。
二、自我三问:眺望前行路
回首来路,是为了更好锚定前行的方向。以上你提出的三个问题十分中肯,正中我的下怀。既然我的主业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怎样才能更好承担这一职责,履职尽责,问心无愧?于是便经常反躬自问,也就是自我三问,促使自己沿着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道路前行。
一问:马克思是什么“家”?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当时有人提出用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命名,恩格斯认为不可。他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从黑格尔学派的解体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进一步解释道:“请允许我在这里作一点个人的说明。近来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到我参加了制定这一理论工作,因此,我在这里不得不说几句话,把这个问题澄清。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在这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与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是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只能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恩格斯这一主张后来得到列宁的认同,列宁在纪念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恩格斯总是把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总的说来这是十分公正的。他在写给一位老朋友的信中说:‘马克思在世的时候,我拉第二小提琴’。他对在世时的马克思无限热爱,对死后的马克思无限敬仰。这位严峻的战士和严正的思想家,具有一颗深情挚爱的心。”
每当我读到恩格斯和列宁所讲的这两段话时,顿时激动不已、感概万千。于是,我首先就要弄明白马克思究竟是什么“家”?马克思无疑是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这是举世公认的,曾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但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位伟大的革命家。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因为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由此可知 ,马克思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二问:作为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学”,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表述。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特别是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转化为社会主义并进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规律的科学。这当然无疑是正确的。但我还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学”。正如上一问,马克思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样,马克思主义之“学”不仅是一种“科学之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之学”。在标志着新世界观形成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有一句话:“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所以,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共产主义因马克思主义而成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因共产主义而付诸实践,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最本质特征。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的结合,催生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随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大写的“人学”,是“成人之学”。人之为人,并非天生的,也非抽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怎样才能“成人”,这是我们人生的永恒追问。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立德树人。所谓世界观,也就是我们人怎样观世界,既要解决世界是什么(本然世界)和为什么(必然世界)的问题,更要解决对我们人来说世界应该怎样即我们所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应然世界)的问题。关于这一点,1894年初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1894年3月起在日内瓦出版的期刊“新纪元”找一段题词,用简单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1894年1月9日,恩格斯在致朱·卡内帕的信中写道:“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找出一则您所期望的题词。我认为,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弗罗伦萨人(但丁)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了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马克思主义把全人类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进而言之,世界观也折射人怎么观自己。正像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前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也即你是什么人,你想成为什么人。所以,世界观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之“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之学”,又是变革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实践之学”,还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成人之学”。总之,马克思主义是至真、至善、至美之“学”。诚如钱学森所言,马克思主义是“大成智慧学”和“大成智慧工程”。由此,我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要求更严,这使我又想起两位名人的话。一位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另外一位是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所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的大医仁心,引起我的共鸣,促使我深思应怎样成为一位称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刻苦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他还曾经谆谆告诫各国社会主义者:“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我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
三问:思政课是什么“课”?
思政课是门“大课”,亦如钱学森所言的“大成智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具有三重属性:理论的科学性,这是基础;政治的导向性,这是根本;思想的深刻性,这是精髓。它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前沿阵地。
同时,思政课也是一门“多课”,是多门课程的结合体。就以大学本科教学而言,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可简称为“理”,学通一理百事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为“论”,化理为论创新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为“史”,以史为鉴增明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为“律”,德法兼修按律行;《形势与政策》简称为“势”,乘势而为施对策。因此承担各门课程的教师要同心协力、相向而行。不仅如此,全校各个职能部门、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下群策群力,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各司其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此外,还要按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把他的老师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念翻转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理念,打开校门,走进社会,走向世界,为学生提升境界、开阔视野,培养适应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对于思政课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提出,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释疑、解惑,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三、相互四问:走好当下路
经由过去可以预测未来,而预知未来又可以反推现在。以上六问使我知道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进而知道现在应该怎样做,那就是要立足当下,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一问:您从教几十年,讲授近十门课,包括马列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学概论、中国改革与发展、西方思潮评析、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等。此外,还进行科研、参与课改、编写教材、进行宣传、参与命题、充当督导。您参编的全国通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主编的《马克思主义论纲》曾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您本人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关于思政课教学,您有什么经验和体会?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的本分,我参加多项活动,归结起来都是围绕一件事,就是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工作。经验谈不上,体会却不少,感受颇多,一言难尽。不妨化繁为简,长话短说。讲好思政课,要讲究情理意,情要深,理要达,意要坚。首先要有情,通情才能达理,情深方能意切。在从教过程中,我曾给自己定了十“以”口诀,作为我的思政课教学守则:以“马”为基,信马言马;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以“实”为据,实事求是;以“情”为怀,通情达理;以“学”为先,教学相长;以“疑”为机,引发思考;以“术”为器,授之以渔;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以“言”为媒,深入浅出;以“行”为归,学以致用。
如果说上述十条是理性的概括,我还想来个感性的表达,我不会赋诗作词,权且编个顺口溜,聊表心声:思想政治课,原典在马列;走好马列路,循着毛邓行。进入新时代,紧跟习近平;既要讲老话,又要发新声。国际风云变,国内气象新;既要讲理论,还要联实情。既说大众语,亦引经典言;既要传知识,更要育新人。教好思政课,责任重在肩;使命要坚守,改革不能停。只有勤努力,才能不虚行;吃得苦中苦,方觉真理甜。建党百周年,开启新征程;师生齐奋斗,共圆中国梦。
二问:作为东大青年学子,怎样做时代新人?
新时代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新时代青年要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勇做“劲草”、“真金”,敢于担当。
当前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进入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就要求新的格局,开启新的征程。我们有幸进入东大学习,感到非常自豪,开启了我们人生新的一页。东大对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从校领导、广大教师,所有的东大人不仅崇善,而且求真、务实。我们青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伟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此,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特别需要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既要专攻,又要博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结合,秉持“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东大传统,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东大青年学子的力量。
三问:怎样传承和发扬东大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是现实的标识,是砥砺前行的力量。我们党十分重视精神,党的百年史也是精神发展史,形成了从“红船精神”启航,经过“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再到“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攻坚脱贫精神”等精神谱系。再加上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那么究竟东大精神是什么?如何继承和发扬东大精神?是我们每个东大人应该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来到东南大学,踏上我人生新的舞台。东大百年历史,“止于至善”是东大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止于至善”是东大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要坚守传承、发扬光大。
东大精神不仅是概念上的表述,更应是在风格、气派、情怀和力量上的展示。同时东大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和未来的,它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的。鉴于此考虑,不揣浅陋,我提出三句话:六朝松下,牢记止于至善之志,志——立志报国、立志为民;大礼堂前,缅怀涌泉相报之情,情——父母养育情、学校教育情、社会化育情;九龙湖畔,展现潜龙飞天之力,力——既有深潜的耐力和定力,又有飞天的魄力和能力。东大精神可以使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们能够耳濡目染,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人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够改变人,两者统一于实践之中。因此弘扬东大精神重在践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四问:在建党百年之际,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初步学习,你们有何感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欲行大道,必先为史”,学好党史是我们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学党史可以明理,强化理论武装;可以增信,坚定理想信念;可以崇德,赓续精神血脉;可以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在交谈中,您给我们交流的八个“天地”对我们很有启发。1921年,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启“开天辟地”的历史征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带来“改天换地”的巨大变革;建国以来,在建设与改革的浪潮中,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中国正谱写着“惊天动地”的华美乐章。一百年间拥有“四个天地”的人间奇迹,最根本的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核心密码就在于“顶天立地”,顶天,马克思主义是天,是指导思想,并且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世情、国情和民情;立地,广大人民是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中,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求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到共产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铺天盖地”。从而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美好愿景而“感天动地”和“欢天喜地”。
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是为了更好的立足当下。我们要从历史当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走好每一步,从每个东大人做起,汇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勇前行的东大力量。东大的历史既是流动的,又是永恒的。《论语》中有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要为东大、为国家、为世界做出点点滴滴贡献,镌刻在东大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党的历史上。
访谈进行最后,刘道镛老师深感意犹未尽,言为心声,言不尽意,期待下回再叙。感谢同学们化言成文,文如其人,以文化人,望继续努力,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