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十五期:哈贝马斯视域中的社会哲学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2-09-23浏览次数:84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十五期《哈贝马斯视阈中的社会哲学》,于2022年9月5日9:00-11:3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凤才作为主讲嘉宾,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主持。

王教授以对西方哲学的两种主要类型即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讨论引入话题,指出哈贝马斯不仅探讨了从亚里士多德到托马斯主义的古典政治学,而且探讨了从马基雅维利、莫尔到霍布斯的现代社会哲学,并试图通过探讨古典政治学与现代社会哲学的关系问题来阐发社会哲学。

王教授首先谈到了古典政治学,认为这一时期主要从亚里士多德到托马斯主义。王教授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制作知识三方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体系”,并就古典政治学等于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分别从古典政治学是关于善和正当生活的学说、最终指向性格养成、探讨现实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证。王教授指出在古典政治学向现代哲学转变过程中,阿奎那是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之中介,他既接受亚里士多德古典政治学,又保持了一定距离。

接下来王教授谈到了现代社会哲学,从马基雅维利、莫尔到霍布斯。王教授指出,马基雅维利和莫尔从不同方向上与古典政治学决裂,前者在现实政治祛魅的世界中构建了现代政治观念,后者在乌托邦构想的世界中构建现代社会政治理念,从中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感兴趣的是政治行为,莫尔感兴趣的是社会秩序,但都不再关涉公民的德性生活的阐明。从马基雅维利、莫尔开始(直到霍布斯之前),社会哲学一直没有什么创见,只是改变了形式而已。哈贝马斯高度评价霍布斯,认为只有他才是“科学的社会哲学”的奠基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从马基雅维利和莫尔两位先驱相互补充的盲目性中摆脱出来,系统提出关于主权的自然法建构任务。从自然法的、规范地解释到自然法则的科学的、因果的解释之变化,使人们想起了现代自然法则概念的起源。

最后,王教授提到了古典政治学与现代社会哲学的关系。王教授指出,在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之后,政治科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德性行为秩序转变为社会交往规则,政治学变成了社会哲学,因此可以将科学的政治学归于社会科学。社会哲学在18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是古典政治学科学化构想之明显可疑性的第一个回答。现代社会哲学要求自己拥有竞争力和严格的科学性质,但以与实践哲学的经验关联分离为代价,更多的是与受社会技术宣传操控的目的合理性行为发生关联。随后王教授简要介绍了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的《自然法与革命》《黑格尔论法国革命》《黑格尔的政治文集》等其他篇章中的社会哲学思想。

在总结中,王教授指出哈贝马斯不仅讨论了从亚里士多德到托马斯主义的“古典政治学”,还讨论了从马基雅维利、莫尔到霍布斯的“现代社会哲学”,不仅“从理论上”阐发了古典政治学与现代社会哲学的关系,而且“从实践上”阐发了古典政治学与现代社会哲学的关系,表明他对“社会哲学”的理解,既不同于霍克海默,又不同于霍耐特。上述三位思想家对“社会哲学”的不同理解,体现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的三条阐释路径,即历史哲学阐释路径、人类学阐释路径、社会科学阐释路径。

在提问交流环节,王凤才教授与学院师生在云端展开了交流互动,围绕哈贝马斯视域中社会哲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实证科学之间的定位、哈贝马斯视域下社会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教授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王凤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兰克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哲史学会马恩文本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批判理论研究丛书》主编,《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主编。主要代表作有“批判理论六部曲”:《批判与重建》《蔑视与反抗》《从公共自由到民主伦理》《承认·正义·伦理》《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2卷本,待出)《〈否定辩证法〉释义》(多卷本,待出);“马克思四部曲”:《追寻马克思》《重新发现马克思》《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2卷本)《重新理解马克思》(待出)。主要译著有《否定辩证法》。

 

 

供稿|肖茂云、许淑玉

供图|陈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