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十六期:从思想到学术:文献阅读、思考与学术论文写作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2-09-30浏览次数:121

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三十六期《从思想到学术:文献阅读、思考与学术论文写作》,于2022年9月20日8:00-9:35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浩斌作为主讲嘉宾,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主持。

王教授从对思想和材料的探讨引入话题,指出一篇学术论文必须有两个要素:有思想的材料和有材料的思想。

王教授首先谈到明确的问题意识,他引用费孝通先生的话“社会学家是善于把社会问题变成社会学的问题,初学者的毛病往往是思考社会问题,不会思考社会学问题,不会用社会学家的方式思考社会学问题。”提出了问题与问题意识的区别。问题意识是学术方面的,学者必须从学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并且问题意识是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深化的。

接下来王教授介绍了文献收集和阅读的方法。他将文献分为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一手文献出思想,二手文献出问题。首先是二手文献的阅读方法,要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泛读,并获取相关信息,将目光放在学科内专业期刊、综合性期刊等重点期刊上面的文章,明确文章内学者讨论的学术问题,了解有哪些已解决的问题,梳理学界已有的代表性观点,对比找出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创新点。通过二手文献阅读、对学术界相关观点进行概述,研究者可以加强对学术前沿的了解和对学科建设的拿捏,把握学术思想脉络,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另外是一手文献阅读,一手文献分为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数据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等,四类文章的要求各不相同。创新必须依靠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必须有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历史了解,从现实和历史两方面下功夫。  

最后王教授和同学们探讨了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的问题。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点出做学问不应仅凭个人爱好,而应把握学术前沿,结合学术共同体的趋势力量来凸显成果价值。如果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并做好文献阅读,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论文写作也就水到渠成。王教授的讲座有针对性、内容务实、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对马院学子今后的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提问交流环节,王浩斌教授与学院的师生在云端展开了交流互动,围绕当前热门的学术论文选题、如何从学科角度破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于同学们的提问,王教授深入浅出地解答了相关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


王浩斌,《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治理。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地方政府治理)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述》,另编著或参与编著学术专著多部。

 

 

供稿| 肖茂云

供图 | 刘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