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一百四十八期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3-04-03浏览次数:333

3月31日下午,我院2022级研究生于纪忠楼Y210教室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百四十八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的分享者是我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剑宇,他分享的书目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费孝通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师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代表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学术自述与反思》等等,其中《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的里程碑,《乡土中国》成为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全书不到七万字,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等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乡土社会的特性,如东方与西洋、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人治与礼治等等,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次分享主要围绕四个部分进行。一是乡土本色。本书开头提及:“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大多数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去的,在很多行为习惯上都有相似之处,带有乡土性。另一层是说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其他的社会阶层在长时间的发展下,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张剑宇同学强调“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词汇,“土”的本意为泥土。在乡下农村,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如果没有土地,在当时根本就没有生活来源,所以人们热衷于土地,向土地讨生活。“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终老是乡、落叶归根。人们都在乡土社会中这样生活着,“土”在这种文化里所占的地位显然也是很高的。

二是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那么文字何时成为必需品呢?张剑宇同学在这里通过改革开放的例子谈到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认为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而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也不断拉大,曾经的面对面交流也随之变少,而且社会需要文字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改造,这时文字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三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通过列举传统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因私害公”现象,揭示出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的后果,通过“私”的问题引出从社会结构格局角度探讨“群己”、“人我”界限的问题。之后张剑宇介绍了费孝通先生以一捆柴来比喻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成员平等、界限分明等特点,以中西方对“家庭”界定的差异,引出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特点。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中国的传统乡土社会格局就好像是石子投入湖中所产生的水波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就越推越薄,这样就形成了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具有一定的伸缩能力,社会的团体关系是在讲人情,攀关系。以“己”为中心的伸缩网络与西方网络不同,不是具有平等观念与宪法观念的个人主义,而是没有团体观念的自我主义。因为有以“己”为中心的社会特点,所以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由此,费孝通先生引申出只有“克己”才能维系道德的观点,认为“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四是组建家族的原则。费孝通先生认为,相比于西方的“家庭”式特点,中国更偏向于“家族”式特点,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基本社群,组建家族主要依靠“伦”和“父系”原则,“伦”同法律相区别,法律是一种外在约束,“伦”则是一种内在约束。对于“父系”原则,学长深入浅出地通过遗传图阐释。此外张剑宇同学还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比如横暴权利、同意权利、长老权利和时势权利等等。

相比于费孝通先生写作的那个时代里的乡村凋敝和秩序瓦解,今天的乡村显然面对着一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美好召唤和期盼。人们更为渴望的是中国乡村振兴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真正实现。无论城市化进程如何加快,传统乡土社会的一些精神内核始终被我们所保留,沿袭千年的优良品质并不会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消弭。

供稿韩津津安俊聪檀可心

供图张佳婧

指导老师陈良斌

审核盛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