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一百四十七期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3-01-09浏览次数:211

1212日下午,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于纪忠楼Y304教室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百四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分享者是于佳琪同学,她分享书目为孙伯鍨先生的《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首先,于佳琪同学对该书地作者孙伯鍨先生进行了简要介绍。孙伯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学术专著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和现状》《走进马克思》等。

其次,于佳琪同学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该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和德国哲学的最后决裂,这一部分在简要概述青年黑格尔运动以后又介绍了青年黑格尔运动的两个怪胎。二是评述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这一部分包含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对抽象人的崇拜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最后得出真正的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发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完成对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改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以“异化劳动”为中心概念的历史理论以及通过唯物的改造异化概念阐明历史辩证法。四是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改造,讲解了该历史观的重要论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再次,于佳琪同学又对该书的现实启示进行了角度独特、内容丰富的分享。

孙伯鍨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理论维度上的科学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来深入剖析与阐释现实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实践决不是理想化的、自由选择和自由设计的实践,而是“由需要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实践。

孙伯鍨教授认为开放性既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一个重要理论维度,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其科学的方法论而必然敞开的一个理论空间。因此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开放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清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的党性原则,使这种开放性真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最后,在于佳琪同学分享完毕后,同学们针对孙老师解读青年马克思思想方法的创新之处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维模式出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通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要把握理论维度上的科学性,同时也要紧紧抓住实践性,来深入剖析与阐释现实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为现实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指导教师:陈良斌

审核:翁寒冰

供稿:丁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