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一种内生性现代化,是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及其所展现出的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为中国式现代化、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力量,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正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有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守正创新、自强不息、为政以德、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和亲仁善邻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够使人们的文化认知不断被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开拓文化视野以跳出“现代化即西化”的逻辑陷阱,助力我国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仅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新图景,更是以文化认同、自信来深化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方案与新选择;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升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自信,这既是中华民族一种整体性的积极文化心态力量,也为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提供动力支持。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根据现代化特点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赋予其现代表达范式与丰富的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当代文明的历史性建构进而与现代化相互激荡、交互砥砺,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我国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精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等特质,塑造着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即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薪火相传的国家。正是基于我国在历史不断的传承与演进中锻造提升了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中华文化基因,进而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守护的连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绵不断的连续性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下,呈现出鲜明的内生性特质与丰富的中国智慧。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守正创新。这种创新性集中体现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明显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创新文化的丰富滋养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本逻辑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中的资本逻辑;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贫富两极分化与对立;始终坚持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在协调性和一致性反对西方现代化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割裂;始终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始终坚持以用和平发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扩张与殖民掠夺。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凝聚人心、团结内聚的中华文明统一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鲜明地表现在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独特的、灿烂的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深入交流。这种统一性使我们始终坚信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追求凝聚人心、团结内聚的信念,也是将我国各民族的发展与我国未来的方向和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
四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中华文明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根本上体现出的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高贵品质,这决定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能够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化共存、包容性发展。这种包容性也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接纳多元与差异、对话与交流互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具有海纳百川,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能力。在对世界现代化探索中促使我们秉承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五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中华文明和平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性缘于中华民族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具有“和为贵”“协和万邦”“兼爱非攻”优良传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既不走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也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与邪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
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到处充满着昂扬向上的积极力量。
一是明晰“两个结合”的独特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两个结合”是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特别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二是充分坚定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思想引领。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越是自信自强,越能开放包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仅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中最具有持久性、连续性的精神力量,也是推进现代化中的强大动力和持久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要勇于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自觉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思想引领。要时刻践行理想信念教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对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也是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动力,这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式现代化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幸福安康、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然会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只有不断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全体人民的信心和力量,自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奋斗前进。
三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独特的文化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也是其不断成长的精神命脉,更是其能够始终保持团结凝聚的优秀基因。这种优秀基因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展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构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追求;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念深刻反映出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鲜明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塑造着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认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独特的文化涵养。
四是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明确的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又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体人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引导全体人民自觉担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共同价值追求的凝结。
五是充分加强文明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明新形态。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态度谋求与世界各国在探索现代化中能够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为人类现代化探索注入互利性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在尊重世界现代化探索中的多元与差异的同时,更愿意促成人类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
新的文化使命,呼唤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使命与责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只有把握历史主动性,以守正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文运国运欣欣向荣,在赓续历史文脉与社会文明的基础上谱写新时代美好华章,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
作者: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南京日报》2024年1月24日第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