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从党和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抓教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战略上抓教育,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于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深刻把握好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的三者统一,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以教育奠基千秋伟业。教育的政治属性是指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为更好把握和体现教育鲜明的政治属性,建议通过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具体到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具备“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律与自觉精神,更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善于从政治高度上好思政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以身作则的行为示范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厚植家国情怀。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征途中,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汇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能有效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教育机制,赋予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和价值之魂。
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全局。教育的战略属性是指教育在国家或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着核心和先导作用。教育的战略属性关乎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作为谋划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加强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立体化、体系化教育,把打造教育人才新高地与服务产业提质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特别是从战略高度出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这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高质量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努力构建高水平的时代新人培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就是要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机制,实现“科研大突破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以教育公平造福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的民生属性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守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兼顾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的起点公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与保障。只有通过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推动教育公平,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来扩展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以及持续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我们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将促进教育公平贯穿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个领域、层次与环节,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培养方式多样化、人才结构多层次的时代要求,构建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正确把握教育与政治、战略、民生之间的统一关系。作为教育的从事者或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并把握好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发展支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现代化教育的正确定位,为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赵宬斐,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新华日报,2024年05月28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