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慧、陆永胜: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文化力量根基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4-06-13浏览次数:10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文化方向,提供了方法论遵循。思政课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课程,要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挖掘好、结合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合力,协同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文化力量根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方向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新时代我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方向,是引领思政课建设的鲜明文化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的科学思想、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传达的价值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引领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抓手。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仅明确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也为思政课建设提供逻辑和价值范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大德,也是个人之德,为思政课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为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接班人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政课输送思想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态和深刻的价值,呈现在诸如“自强不息”“讲信修睦”“兼济天下”等众多的范畴与命题中,至今仍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是思政课培塑学生发奋图强、诚实守信、心怀天下等美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政课赋予“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的话语体系、认知范式、主题论域、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心理积淀,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们要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这一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创新其内涵,转化其资源,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革命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鲜活资源”。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革命文化与思政课在内容上相互契合,在价值逻辑上高度一致。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态是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文化中沉淀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顽强斗争的历史记忆,成为强化思政课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的红色底色。另一方面,革命文化内蕴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精神,是思政课以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精神密码”。新时代,赢得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思政课正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这也为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了现实契机。当前,发挥好革命文化对思政课建设的文化力量根基作用,就要在思政课中讲好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有效激活革命精神力量,激发和强化当代学生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使命担当的新时代新青年。

汇聚文化合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五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广度、深度持续拓展,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明显提升,愈发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凝聚力、生命力。新时代,“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工作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高度把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指引,有效激发、汇聚“三个文化”之活力,赋能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作者:郭慧慧,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陆永胜,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新华日报,2024年05月28日第11版